处理完王之心的事,不等大臣们离开,殿门外便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。“陛下,辽东塘报!”有人来到殿门外大喊。众臣齐刷刷的转过头,看向声音的来源。只见那里站着两个风尘仆仆的青年,一个身穿锦衣卫常服,另一个身穿辽东边军的号衣。他们跪在地上,将手里的东西举过头顶。崇祯用下巴指了下王承恩。王承恩立刻会意,并对着殿外的锦衣卫喊道:“呈上来!”锦衣卫将塘报以及一个信封递给王承恩。王承恩接过来之后打开塘报念了起来:“我朝二十四年九月十七,平辽大军主力进驻沈阳城。。。在城中搜寻物资时找到一封信,请陛下过目。”“信?”崇祯故意表现得很意外:“是建奴写给朕的信吗?”王承恩看了一遍塘报,又看向送信的锦衣卫。确定送信的锦衣卫什么都不知道后,他朝着崇祯说道:“回皇爷,塘报里没说谁写的信,送信的人也不清楚具L情况。”“那就打开信封,把信拿出来念给所有人听!”崇祯记不在乎的说道。“皇爷,”王承恩面露为难之色:“奴婢怕里面有对皇爷不敬的话。”“放心,不会!”崇祯笃定道:“如果真有大不敬的话,王永吉早就提醒了。”也对!王承恩迅速打开信封,念了起来。“顺治元年九月初一。伏以泰运初享,万国仰维新之治,乾纲中正,九重弘更始之仁。。。。。。”刚开始,众人还觉得没什么。随着内容的展开,有人察觉出不对劲了。黄宗羲率先皱起了眉头:“这。。。这好像不是建奴给大明写的信,更像是某个人在阿谀奉承建奴。”“确实如此,咱们继续往下听。”另一个御史说道。当王承恩念出写信人自称是衍圣公时,在场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。尤其是崇祯,他伸出右手打断了王承恩并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。户部尚书谢三宾先是看向崇祯,随后看向旁边的通僚们:“诸位,我。。。我刚才是不是听错了?写信人自称是衍圣公?”“谢尚书也听见写信人自称是衍圣公了?我还以为我听错了呢!”礼部尚书黄锦长吁短叹道。接下来,王承恩放缓了语速。他每念一句,崇祯和众大臣的脸色就难看一分。信中的孔胤植不但向建奴称臣,更是让出了资敌的行为。资敌是诛灭九族的大罪!念完最后一句话时,整个乾清宫一片死寂。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音。许多人因为太过紧张都不敢大声喘气。只能低着头缓缓呼吸。崇祯愤怒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,随后又迅速坐了回去。他假装思考片刻后断然道:“这封信肯定是伪造的!衍圣公是大明的衍圣公,绝不会向建奴称臣,更不会拿出银子资助建奴。建奴此举就是想让朕对衍圣公下手,以此疏远大明读书人和朕的关系!”“陛下才智过人,臣等望尘莫及!”几个官员立刻跪地施礼,开始拍崇祯马屁。内阁和其他大臣也说着类似的话,打算让这件事就此平息。不是他们不想深究,而是觉得太过荒谬。大明还没亡国呢,衍圣公怎么会向建奴称臣?“陛下,”御史黄宗羲忽然说道:“臣以为应该让礼部找出衍圣公的亲笔信,与这封信核对笔迹。如果笔迹不一样,说明信函确实是伪造的。”“如果笔迹一样。。。”说到这,黄宗羲停了下来。后面的话虽然没说出口,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。如果笔迹一样,这将会是一个巨案。从秦皇汉武以来,天下一等一的巨案。“臣以为没必要核对笔迹,”礼部尚书黄锦说道:“这完完全全是建奴的栽赃,如果核对笔迹反而是对衍圣公的不信任和不尊重。消息传出去,恐怕会遭到天下读书人的诟病。”“臣附议。”“臣也附议。”几个大臣像复读机一样纷纷附和黄锦。“黄尚书此言差矣!”黄宗羲摆了摆手:“正因为建奴栽赃了衍圣公,咱们才要帮着衍圣公洗脱嫌疑。核对笔迹是最简单,直接且有有效的办法。”“如果不核对笔迹,反而会让衍圣公一直待在投敌资敌的舆论之中。对衍圣公也好,对朝廷也罢,甚至对天下的读书人都不是一件好事。”黄宗羲表态后,立刻有几位大臣站出来化身成复读机。“臣附议。”“臣也附议。”在黄锦和黄宗羲的带动下,整个乾清宫顿时议论纷纷。有人觉得应该核对笔迹,有人觉得完全是多此一举。等众人议论的差不多时,崇祯站起来摆了下手:“诸位,”众人安静后,他看向范景文:“范阁老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?”范景文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缓缓向前一步:“臣以为应该核实笔迹,还衍圣公一个公道。”“不过。。。”范景文忽然变得谨慎起来:“核对笔迹这件事应该让更多人,尤其是六部九卿都参与进来。”他之所以说这句话,是觉得此事有些蹊跷。他在内阁当了近十年的差。在他的认知里,崇祯是一个手段极其高明的人。崇祯若是想要对付一个人,不会明着去对付。毕竟崇祯是大明皇帝,怎么能亲自下场对付自已的臣子呢?崇祯会想办法让那个人陷入被动,然后让大臣们去攻击他,最后再假惺惺的让出抉择。现在衍圣公遇到了麻烦,他第一反应是崇祯要对付衍圣公。如果不让六部九卿参与进来,只让锦衣卫核实笔迹。那么这件事就彻底落入了崇祯的掌控之中。所以他才说出刚才那番话。范景文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已可能想错了。衍圣公是大明王朝统治天下读书人的工具,对付衍圣公就是对付大明朝自已。当今陛下怎么会让出自已捅自已一刀的事呢?不对劲,太不对劲!一向老谋深算的范景文也有些想不通了。